全站导航
手机版
首页 > 评测分享 文章详情

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的风机舱.pdf 8页VIP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实用新型专利 (10) 授权公告号 CN U (45) 授权公告日期 2020.02.07 (21) 申请号 2.0 (22) 申请日期 2019.01.04 (73)专利权人青岛尚德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22号718室 (72)发明人赵伟庆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苏友娟 (51) Int.Cl.F24F 3/16 (2006.01) F24F 13/24 (2006.01) F24F 13/28 (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54) 实用新型型号名称: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包括风扇舱本体。 风扇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机舱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板,缓冲环板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音海绵环板,风机舱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网框,网框的外表面与吸音海绵环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吸音海绵环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器技术领域。

新风空气净化器的风扇舱采用风扇形成环形气流。 环形气流冲击吸音海绵环板,从而使缓冲环板内的第一缓冲球和第二缓冲球压缩缓冲。 同时,吸音海绵环形板吸收U,可以有效降低吹出的空气与风扇舱内壁碰撞产生的噪音,从而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3 7 5 3 0 0 1 2N C CN U 权利要求 第1/1页 1、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的风扇舱,包括风扇舱本体(1),所述风扇舱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一种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风扇舱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板(3),缓冲环板(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板(3)。与吸音海绵环板(4)固定连接,风扇舱体(1)内部固定连接网框(5),网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吸音海绵环板(4)的内表面。 吸音海绵环板(4)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扇(7),缓冲环板(3)包括第一腔体(8)、第一缓冲球(9)、第二腔体(10)和第二缓冲球(11),第一腔体(8)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一侧第一缓冲球(9)的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缓冲球(9)的外表面的另一侧与第二缓冲球(11)的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另一侧第二缓冲球(11)的外表面与第二腔体(1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舱本体(1)内表面的右侧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 )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环(13),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吸附网(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舱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阶梯槽(15),所述阶梯槽(15)为阶梯状。限位器(16)活动连接于内表面,滑环(13)的外表面上设有槽(17)。 槽(17)的内表面与台阶限制器(16)接触。 卡扣式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舱本体(1)的外表面从左到右位于所述台阶限位块(16)的两侧。 第一螺纹座(18)和第二螺纹座(19)分别固定连接,台阶限位块(16)内设有限位槽(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0)的内表面啮合有螺纹柱(21),所述螺纹柱(21)的外螺纹与所述螺纹柱(21)的外螺纹相啮合。第一螺纹座(18)和第二螺纹座(19)的内表面均螺纹连接,螺纹柱(21)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环(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舱本体(1)的右侧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风扇罩(23)。

22 CN U 说明书第1/4页 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净化器、空气清新剂、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 主要分为住宅、商业、工业建筑。 空气净化器中有许多不同的技术和介质,可以为其用户提供清洁、安全的空气。 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包括: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 材料技术主要包括: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为复合型,同时采用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从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来看,主要分为被动式、主动式、主被动混合式三种。 从空气净化器去除空气中颗粒物的技术来看,主要有机械过滤式、静电驻极过滤式、高压静电集尘、负离子和等离子方式等。现有新风的风机舱空气净化器气流组织不合理,吹出的空气与风机舱内壁碰撞产生较大噪音,而风机舱内的过滤吸附网多采用螺栓安装。 拆卸、清洗不方便。 时间一长,空​​气净化器吹出的空气就会被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解决了现有新风空气净化器风扇舱吹出的风与空气发生碰撞的问题。风扇舱内壁。 噪音大,风机舱内过滤吸附网拆卸、清洗不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的风扇舱,包括风扇舱本体,所述风扇舱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风扇舱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板,缓冲环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音海绵环板,风扇舱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板。与网框连接,网框的外表面与吸音环板接触。 海绵环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吸音海绵环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 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扇。 缓冲环板包括第一空腔、第一缓冲球、第三空腔以及第二缓冲球。 第一腔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球的外表面的一侧。 第一缓冲球的外表面的另一侧连接至第二缓冲球的外表面。 第二缓冲球的一侧活动连接,第二缓冲球的外表面的另一侧与第二腔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0006] 优选地,所述风扇舱本体的内表面右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风扇舱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吸附网。滑环。

优选地,所述风扇舱体的外表面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阶梯限位器,所述滑环的外表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凹槽是台阶限位器的内表面与台阶限制器的外表面卡扣配合的。 优选地,所述风扇舱体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所述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分别位于所述梯形限位块的左右两侧,所述梯形限位块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 插槽有限。 33 CN U规格第2/4页 [0009]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接合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的内表面螺纹连接。螺纹座。 ,螺纹柱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环。 [0010] 优选地,所述风扇舱体的右侧通过螺栓与风扇罩活动连接。 [0011] 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的风扇舱。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新风空气净化器的风扇舱在风扇舱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板,内表面与缓冲环板固定连接。缓冲环板的固定连接有吸音海绵环板。 风扇舱体内固接有网框,网框的外表面与吸音海绵环板的内表面固接。 吸音海绵环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 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扇。 缓冲环板包括第一腔体、第一缓冲球、第二腔体和第二缓冲球。 第一腔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球的外表面的一侧。 第一缓冲球的外表面的另一侧与第二缓冲球的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第二缓冲球的外表面的另一侧与第二缓冲球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个空腔。 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利用风扇形成环形气流,环形气流撞击吸音海绵环板,从而使缓冲环板内的第一缓冲球和第二缓冲球压缩吸音海绵环板。缓冲。 同时,吸音海绵环形板吸收部分噪音,有效减少吹气和风力。 舱内壁碰撞产生的噪音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2)新风空气净化器的风扇舱在风扇舱本体内表面的右侧设有滑槽。 滑槽内表面滑动连接滑环,滑环内表面固定连接过滤器吸附网,风机舱体外表面设有台阶槽,滑环内表面设有台阶槽。台阶槽活动连接有台阶限位块,滑环的外表面设有卡槽,卡槽的内表面与台阶限位块的外表面表面卡接,滑环的外表面与台阶限位块的外表面卡合。位于梯形限位块两侧的风扇舱体从左到右分别与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固定连接,梯形限位块的内部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表面夹紧有螺纹柱,螺纹柱的外表面与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的内表面螺纹连接。 螺纹柱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环,用梯形限位块卡入卡槽,然后与螺纹柱配合进入限位槽,最后与第一螺纹座螺纹固定第二螺纹座,方便过滤吸附网的拆卸和清洗,提高风机舱吹出空气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看法; [0018]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风机舱体、2-支撑架、3-缓冲环板、4-吸音海绵环板、5-网架、6-转轴、7-风机、8-第一腔体、9 -第一缓冲球、10-第二腔体、11-第二缓冲球、12-滑槽、13-滑环、14-过滤吸附网、15-阶梯凹槽、16-阶梯限位块、17-夹紧槽、18-第一螺纹座、19秒螺纹座、20限位槽、21螺纹柱、22旋转环、23风扇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44 个 CN U 手册 3/4 页示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的风扇舱,包括风扇舱本体1,所述风扇舱本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风扇罩23。 1 通过螺栓。 风扇舱体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座18和第二螺纹座19,第一螺纹座18和第二螺纹座19分别位于梯形限位器16左右两侧,其内部设有限位槽20。阶梯限位器16,限位槽20的内表面与螺纹柱21配合,螺纹柱21的外表面与第一螺纹座18和第二螺纹座19的内表面螺纹连接,螺纹柱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环22,利用台阶限位块16卡入槽17内,然后与螺纹柱21一起卡入限位槽20内,最后旋入第一螺纹座18和第二螺纹座19便于过滤吸附网。 14拆开清洗,提高风扇舱吹出的空气质量。 风扇舱体1的外表面设有台阶槽15,台阶槽15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台阶限位块16,滑环13的外表面设有台阶槽15、卡槽17,卡槽17的内表面与台阶限位器16的外表面卡合,风扇舱体1内表面右侧设有滑槽12,内表面滑槽12的底部与滑环13滑动连接。滑环1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吸附网14。过滤吸附网14可以吸附灰尘。 风扇舱体1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架2,风扇舱体1的内表面固接有缓冲环板3,内表面固接有吸音海绵环板4。缓冲环板3的表面与风扇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网框5,网框5的外表面与吸音海绵环板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吸音海绵环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扇7。缓冲环板3包括第一空腔8、第一缓冲球9、第二腔体10和第二缓冲件。 球体11,第一空腔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球9的外表面的一侧,第一缓冲球9的外表面的另一侧活动连接于第一缓冲球9的外表面的一侧。第二缓冲球11的外表面,第二缓冲球11的外表面的另一侧与第二腔体1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利用风扇7形成环形气流。 环形气流撞击吸音海绵环形板4,从而使环形缓冲板3中的第一缓冲球9和第二缓冲球11压缩缓冲器,同时吸音海绵环形板4被压缩。吸收部分噪音,有效降低吹出的空气与风扇舱内壁碰撞产生的噪音,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工作时,首先从进风口吹入的风通过风扇7形成环形气流,然后环形气流撞击吸音海绵环形板4,进一步压缩缓冲环形板3,同时此时,第一腔体8、9表面的第一缓冲球9和第二腔体10表面的第二缓冲球11受到挤压,以缓冲局部撞击产生的噪音。 同时吸音海绵环板4吸收部分噪音,达到降噪效果。 当需要安装过滤吸附网14时,将过滤吸附网14外表面上的滑环13滑入滑槽12的内表面,然后将台阶限位器16压入台阶槽15中,使限步器16卡入槽17内。此时,旋转转体22则带动螺纹柱21旋入第一螺纹座18和第二螺纹座19中,并穿过限位槽20处。同时完成固定过程。 最后,用螺栓固定风扇罩23。 拆卸过滤吸附网14时,只需反向操作即可。 应该注意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实体或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并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的任何此类实际关系或顺序。 此外,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体旨在涵盖非排他性包含,使得包括一系列元件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装置不仅包括那些元件,而且还包括这些元件。还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固有的要素。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 变化、修改 55 CN U 描述 页码 4/4 修改、替换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66 CN U 使用说明书,第 1/2 页图 1,图 277 CN U 使用说明书,第 2/2 页图 3,图 488

赞赏 您的鼓励使我们更新的动力
全网好价
相关文章
扫一扫 扫一扫,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