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手机版
首页 > 评测 > 个护健康 文章详情

合肥家电产业创下诸多第一

家电合肥发来什么快递_合肥家电专卖店_合肥 家电

1993年9月,世界第一张VCD在合肥高新区研制成功。

家电合肥发来什么快递_合肥家电专卖店_合肥 家电

美菱工厂. (资料图)

家电合肥发来什么快递_合肥家电专卖店_合肥 家电

早期冰箱“合肥制造”。

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参观者可以在安徽创新馆看到许多在合肥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历史性”创新物件:第一台VCD、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变容量冰箱、第一台仿生洗衣机等,每一件“合肥制造”NO.1产品都是合肥一步步打通家电产业上下游进程的历史见证打造最大的“中国家电产业基地”。 作为该市最具代表性的产业、率先突破千亿的六大主导产业,合肥家电产业发展恰逢其时。

全球首张VCD打破国外音像制品垄断

1992年4月,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工程师蒋万猛因公出差前往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全球最大的电视技术博览会——美国国际广播电视展览会。 电视技术展览会。 一个2平米的展位引起了出席会议的蒋万猛的注意。 这是美国Scoop公司的员工介绍他们开发的MPEG(图像解压缩)技术。 当时Scoop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蒋万猛敏锐地意识到,利用MPEG技术,将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制作音像制品,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当时,改革开放进入新征程,音像制品完全被国外垄断。

后来,蒋万猛辞去公职,找到了Scoop公司创始人、美籍华人孙燕生。 一年后,1993年3月18日,两人一拍即合,各取一个名字成立了“安徽万研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目标产品是利用美国MPEG技术开发新的视听产品。

经过反复试验,1993年9月,世界上第一张VCD终于在合肥高新区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国家鉴定。 名字的由来也很简单,就是按照英文VCD拼写的。

从原型制作到正式生产,历时半年左右。 1994年初,完颜第一批1000台VCD机下线。 就像十年后,史蒂夫·乔布斯推出了“将 1000 首歌曲装进口袋”的 iPod 风靡全球。 售价4000多元的VCD推向市场后,不到一周就被抢购一空,引发了视听领域的一场革命。 一场大地震。

短短几年时间,VCD的社会消费总量已达2000万至3000万张,创造了数百亿元的巨大市场。

蓬勃发展的VCD产业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依靠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产业。 打破了国外音视频产品的垄断,中国家电“合肥制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肥两条“路”背后的几个“第一”

老合肥人都知道,连接老城区和滨湖新区的徽州大道曾被称为“梅岭大道”,北起至市中心的富阳路被称为“荣事达大道”。 无论是美菱还是荣事达,都创造了多个“第一”,引发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变革。

1983年,合肥第二轻工机械厂转产家用电冰箱。 1999年,美菱推出BCD-218W智能变容冰箱。 这台冰箱配备了一个可变容量的室,可以转换成冷冻室或冰箱。 世界上第一台可变容量冰箱诞生。

从打造中国第一台变容量冰箱,到全球负164℃超低温冰箱,再到推出全球首款搭载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的“M Fresh”系列冰箱,美菱一直专注品质制造很多年了。 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生产世界上第一台仿生洗衣机的荣事达公司前身是合肥洗衣机厂。 1992年10月8日与香港丰事达合资,引进1亿元人民币成立合肥荣事达电气有限公司,后来家喻户晓。 公司。

在此期间,荣事达研发生产了全球第一台仿生洗衣机,让洗衣机真正实现了“人体洗涤”功能。

家住合肥市西苑街道梅红社区的梁德瑞,今年80岁。 在20世纪70年代,当大家还不知道空调是什么的时候,他和同事“摆弄”了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并进入市场销售。

梁德瑞原来工作的江淮仪表厂是一家军工企业。 他提出研制生产房间空调器的想法后,就到上海电冰箱厂学习。 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诞生了。

“突然轰动全国,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左右,当时生产了第一批约50台,上海最大的百货商店负责人到合肥等待我们的到来。”后来空调出来了,就装在他们最显眼的玻璃柜里。”梁德瑞说。

整机生产打通家电上下游产业链

虽然培育了很多知名本土品牌,但合肥却无法生产很多家电行业的重要零部件。

2005年12月,合肥的冬天异常寒冷,453支招商队伍被召集起来。 时任市委书记亲自落实,把目光瞄准了沿海产能向内陆转移。

“只要你有项目、有计划,来合肥投资,我们将为你免去37道行政手续,为你提供最完善的条件,助你又好又快创业。” 依托合肥市的2005年底,四川长虹正式成为美菱电器的“新东家”。 2006年,合肥市市长亲自带队来到珠海,招揽格力电器年产600万台空调项目。 2007年,长虹、美的、欧力等企业相继在合肥投产。

在“产业立市”战略指导下,合肥市高起点、大规模、有针对性地承接家电产业转移。

连续举办十余年的家博会功不可没。 合肥借助家博会平台,广泛开展项目招商和产需对接工作,建立了合作交流的纽带。

2007年,首届家博会开局艰难。 当年,合肥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28.7亿元。 截至第十届家博会,签约项目39个,总投资127.3亿元。

为了完成整机生产,合肥市政府打通了家电上下游全产业链。 你要家电钢板,就去马钢; 如果格力要生产空调,你就去琳达压缩机项目,工厂就在格力旁边; 如果你的洗衣机没有电机,你去日本找三洋电机; 即使是小型注塑件,模具也要与广州、南京相应工厂洽谈招商。 伴随着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合肥已经赶上了时代潮流。

数据记录了合肥家电产业的腾飞:2005年,合肥家电产业产值145亿元; 截至2009年,合肥市家电产业产值554.22亿元,位居合肥市八大支柱产业之首。 四大产品产量超过青岛、顺德。 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全国每4台洗衣机就有1台在合肥生产,每5台冰箱就有1台在合肥生产,每20台彩电就有1台在合肥生产,每16台空调就有1台在合肥生产。

加快打造“智能”生态系统参与更高水平国际竞争

在沿海地区加快“清笼代鸟”进程的同时,合肥则在积极“筑巢引凤”。

合肥市政府认识到,承接产业转移不是沿海产业的简单复制和复制,而是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过程。 过去沿海地区形成的低端制造业出口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合肥不能再走老路了。

漩涡来了这是合肥家电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合肥家电产业链开始向高端延伸,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合肥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合肥从“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向世界级产业基地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什么是合肥? “合肥的区位优势,加上科教资源和家电产业链的优势,吸引了我们。” 惠而浦主要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合肥为中国总部、全球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是惠而浦的必然选择。

如今,合肥已建立起集家电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配套企业集群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形成了“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制造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从技术上看,智能家电行业持续向多元智能、自适应演进、网络化方向发展。 从市场来看,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个性化的需求大大增加。

传统家电产业之都合肥正在加快打造“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生态圈,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娇娇

赞赏 您的鼓励使我们更新的动力
文章力荐商品
猜你喜欢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16 and itemdpid= limit 1
相关文章
扫一扫 扫一扫,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