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手机版
首页 > 精彩点评 文章详情

酷派复活,中低端手机市场战火重燃

文字| 智能相对论

作者丨科科基

如果没有复兴,复活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酷派集团CEO陈家骏大胆承诺三年后重回第一梯队。 10月,许久没有实质性消息的酷派突然获得SIG海纳亚洲风险投资基金领投的8.33亿港元融资。 此外,还宣布了新的管理团队。 四位新总裁平均年龄35岁,但行业经验丰富,都有在小米工作的经历。

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中国酷盟在失去其本质意义多年后,这个古老的词已经开始在复活的氛围中重组。 但对于路人来说,这种不期而遇的触底无非是酷派的一厢情愿和最后一搏。

几度易主:从卖地求生到再次融资

2015年6月,就在酷派与360合作六个月后,乐视网宣布斥资27.3亿港元投资酷派,占股18%,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 乐视网的投资直接导致了酷派与360合作的破裂。

当时的酷派急需转型,却因与乐视、360的纠纷而遭遇大幅下滑。次年8月,创始人郭德英正式辞去酷派董事长职务,并套现30.8亿。 在乐视网的带领下,酷派集团并没有起色。 2016年至2018年,三年累计亏损超过75亿港元。

深陷金融危机的酷派被多家银行起诉追回资金。 2017年3月,酷派集团被迫在香港联交所停牌。 酷派同年10月发布的公告显示,作为酷派总部所在地的酷派信息港项目一期已建至地上十层,处于停工状态。

与此同时,酷派开始出售土地资源以缓解资金压力。 酷派与兴华安房地产公司达成合作,出售酷派信息港部分土地资源,共同开发房地产项目。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酷派低价购买了大量黄金地段的土地。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笔投资对于酷派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危机之下,房地产资源成为了酷派的生命线。 深圳地产京基集团也看到了这项投资的价值。 2018年1月,京基集团创始人陈华长子陈家荣旗下Viri 愿意支付25%溢价收购乐视网全部股份,成为酷派第一大股东。 随后,陈家荣将股份转让给弟弟陈家军。

在连续停牌27个月后,酷派终于于2019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恢复上市。此时,酷派似乎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实力,公告显示该公司已满足复牌的所有条件。贸易。

2019年全年,酷派实现盈利。 酷派全年营收达18.58亿港元,较2018年的12.77亿港元增长45.50%; 整体毛利率为23.25%,较上年的-5.63%增长28.88%。

图片

在深圳酷派信息港公交车站下车,就能看到被栅栏和围墙包围的酷派总部。 酷派大厦ABC座也是外界能看到的酷派经济状况最直观的晴雨表。

2020年对于酷派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年。 因为,今年上半年,一直受建设阻碍的酷派信息港一期工程终于竣工,而酷派也计划在同年8月入驻。

2020年11月,秦涛的名字首次出现在酷派的公告中。 通过参与认购酷派发行的股票,其间接持有酷派7.65%的股份。 到2021年中报时,他的持股比例已增至8.37%。 秦涛曾担任小米渠道创新部总经理,负责渠道升级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也就是说,从2020年开始,酷派已经具备了一些条件,有重返手机舞台的计划。 酷派似乎彻底熬过了2021年的寒冬,不仅不再需要卖地生存,还获得了SIG海纳亚洲创业投资基金领投的8.33亿港元融资。

看来酷派正在一天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重新整理音量:先发布新手机再犯错误

虽然酷派整体进步不错,但与其大胆宣称三年后重回手机第一梯队相比,酷派重组体量的动作显得过于简单。 《智能相对论》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开发新机器的同时,也在制造麻烦。

阔别手机市场多年后,酷派只能重新进军千元机细分市场。 此次酷派发布了旗下的新机COOL 20,在品牌和产品上,酷派也非常务实,根本不敢走高端。 COOL 20起售价仅699元,最高版本也仅需千元以上。

而且它强调的最大卖点也只是COOL 20的玻璃后盖和“90天包换、2年保修”的售后服务。 这一服务标准直接延伸至同行售后服务的两倍。 显然,酷派希望打动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

此外,双十一前,酷派连续三天在微博发文“选红不选绿”。 因为酷派刚刚换了红色标签,而大家都知道绿色厂商是OPPO,所以这些图片明显是边缘化的。 意味着大家应该选择酷派而不是OPPO,并以高价格低配置来压迫OPPO。

图片

这种造势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联想移动前CEO常程历经磨难,获得了万磁王的称号。 显然,公众已经注意到了每天都在使用的联想手机。 然而,常程并没有通过营销手段带领联想走向巅峰。 相反,他收到了营销鼻祖小米的offer。

可见,在2021年,拼命争取流量并不会像突破性产品那样有效,或者说根本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酷派这么做并不奇怪,因为其四位新任高管均来自小米。

除秦涛外,胡星还在小米负责电商渠道和新零售创新渠道业务。 李玉晶曾担任小米集团手机产品总监、集团员工总监。 司马云睿曾担任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大数据部负责人以及互联网事业部高级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从人员配备到千元机复活的第一个动作,一切都在进行。看来是在复制小米。

但适合小米的逻辑运用到酷派上能成功吗? 眼下的国内手机市场异常残酷。 选择此时回归国内市场,酷派看上去依然是在放炮。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新”酷派骨子里依然一如既往地控制着成本。 在推广COOL 20时,秦涛表示,酷派将大规模使用国内供应链。 “凡是有国产零部件的地方,我们都会优先采用国产零部件。” “我们的手机已经实现了80%-90%的零部件国产化。”

据界面新闻报道,酷派与供应链合作伙伴正在尝试合作模式。 例如,酷派手机的后置摄像头就有虹软的名字,虹软是国内手机摄像头操作系统供应商。 加上蔡司认证和徕卡认证可以为手机影像加分,但写着虹软供应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然,也不排除采用本土化民族品牌情感营销的可能性,但效果会因意见而异。

复活难:永远没有好C

酷派CEO陈家骏表示,手机行业硬件迭代放缓带来了追赶的机会。 在供应链风险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酷派拥有低风险的优势,可以轻装上阵,有更大的调整空间。 不得不说,酷派此刻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 选择“国产替代”在当今全球核心短缺、产品供应链整体涨价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机会。

这听起来很熟悉。 酷派前CEO刘江峰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曾表示,手机行业创新已经到了下半场。 如果我不犯错,等别人犯错,这就是酷派的机会。 最终,刘江峰为酷派留下了很多羽毛。

困难时期要保持乐观,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残酷。 大多数的机会可能只是雾里看花不见花,水中望月不见月。 《智能相对论》认为,尤其是对于死里逃生、想要重回主流舞台的酷派来说,这个机会或许不足以抵消它要面对的大部分问题。

1.路径依赖,酷派缺乏销售基因

我们都知道,酷派曾经有过辉煌的岁月。 华酷联盟曾经凭借运营商的力量,在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取得了仅次于三星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到第五的位置。

华夏联盟中,只有华为成功从2B向2C转型。 华为当时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其实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 它并不专注于研发。 2011年,决定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

华为选择主动摆脱运营商,是因为它发现没有2C销售能力,无法回传市场反馈,无法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产品。

它一开始推出的几款产品几乎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P1、D1、D2、Mate 1、Mate 2、P2,全部失败。 直到2013年6月,华为顺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发布了当时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机P6。

因此,华为的成功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打造自身的销售能力,用营销引领新业务的推进,让市场需求有效传递到产品研发上。

你看酷派,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的2C玩家。 2014年,国资委责令运营商收紧收费,代工机已占酷派收入的80%。 当中酷联其他三家公司开始去库存、计划减少中低端机型数量时,酷派仍然不能果断放弃手机战略。

被迫离开航母后,它仍然摇摇欲坠。 一开始我们靠的是模仿,在像素层面抄袭了几款热门机型,比如酷派大观,长得像三星,酷派大视界,长得像魅族。 结果,酷派搞不清楚喜欢它的人到底喜欢什么,没能建立起核心竞争壁垒。

紧接着,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酷派投降了,放弃了自我救赎,错误地将希望寄托在了乐视网和360身上。一路走来,酷派几乎从未独立行走,销售能力十分薄弱,更不用说品牌影响力了。

2、产品线不足,全面冷启动

刘江峰曾经认为,一旦有人犯了错误,用户就会重新开始做出选择。 这个时候,口碑决定一切。 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手机厂商都已经准备好了B计划、C计划、D计划……来防止自己犯错误。 只要他们的竞争对手有所动作,他们就会立即跟进。

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国内市场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分别是vivo、OPPO、荣耀、小米和苹果。 这五家厂商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 去年同期,他们抢走了87%的市场份额。 蛋糕仍然只有68%。

图片

新酷派瞄准的是低端市场,但在低端市场赚钱确实没那么容易。 虽然华为在衰落后腾出了一大块蛋糕,但友商很快加大了产线布局,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各大手机厂商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缺口。 在千元机类别中,其子品牌无论是知名度、性能还是系统都远胜于酷派。

此外,还有一批不容忽视的新竞争对手。 他们也曾消失过,但从去年开始,又陆续复活。 2020年底,联想手机子品牌“乐萌”宣布回归。 2021年9月,曾经引起轰动的乐视手机也宣布回归,发布了新款S1,起售价1599元。 9月17日,魅族携新款Blus真无线降噪耳机再次试水,魅族手机回归的传闻愈演愈烈。

即便头部厂商无暇顾及酷派,但这些“复活”的品牌和酷派的目标几乎是一致的。 由于大家都认为,手机市场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前有狼,后有虎。 酷派依靠单薄的生产线很难引起轰动。

3、To C没有名气,几乎没有基础基础。

如果现在说罗永浩回归锤子手机,锤子手机复活的话,大众还是会有些期待的,因为至少罗永浩有自己的流量。 老罗的粉丝是锤子手机的根基。 只要真正能做出好产品,就会有老用户为它喝彩。

但酷派的老用户在哪里呢? 正如酷派微博粉丝调侃的那样,“大厦拔地而起,辉煌只能靠自己”、“以后我会陪你再次称霸世界”。

酷派的目标很明确,还是要做性价比,但是通过对标OPPO,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让人觉得它在无耻地补贴自己。 毕竟OPPO并不是性价比的典范。 酷派总是拿OPPO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进行比较。 难怪它只吸引了不到 100 条的评论。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没有2C的复活就是假复活。 金立也复活了,中兴也复活了,但结果是什么? 全部被忽略。

更重要的是,其他手机厂商已经在主营业务的支持下定义了自己的用户群体。 在手机市场的存量阶段,他们依托基础市场,发展多项业务,在持续保持业务增长的同时规避了一定的风险。 比如美国动用国家资源打压华为,但华为在2020年依然实现了正增长,无论是衍生的智能穿戴还是智能家居设备,还是平板电脑和PC,都有一两款畅销产品。 甚至还有跨境制造汽车的空间。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强劲的竞争对手,基础薄弱的酷派真的准备好了吗? 也许短期的复活对于酷派来说并不困难,但在这条充满子弹的道路上,如果不是绝对实力的逆转,再次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赞赏 您的鼓励使我们更新的动力
全网好价
相关文章
扫一扫 扫一扫,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