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手机版
首页 > 评测分享 文章详情

四川人,持续高温小心臭氧,专家教你这样防范

连日来,晴空万里、白云朵朵成为微信朋友圈晒图的“标配”,有网友甚至表示想出门欣赏美景。然而,如此“舒服”的天气其实可能“被污染了”,而“罪魁祸首”就是连日来频发的臭氧污染。

事实上,近日来,四川多地均不同程度受到臭氧污染影响。8月2日,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首席空气质量预报员杜云松告诉记者,7月28日以来,受青藏高压影响,四川盆地出现持续高温、强辐射天气,多数城市无风微风,非常有利于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

氧化净化氮器空气物质含量_空气净化器 氮氧化物_氧化净化氮器空气物质是什么

四川在线记者 李翔宇 摄

监测数据显示,流域内臭氧污染过程中,自7月28日3个城市出现轻度臭氧污染以来,污染程度持续。截至8月1日,成都、德阳、绵阳、泸州共计5天出现中度臭氧污染,其余城市均为轻度污染。最新气象质量预报显示,未来几天气象条件将有所好转,区域性臭氧污染过程或将略有缓解。

01

臭氧有点太强了?这是怎么回事?

臭氧在低浓度时无色无味,但当其浓度达到每立方米200微克以上时,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氧化净化氮器空气物质含量_空气净化器 氮氧化物_氧化净化氮器空气物质是什么

天气看似“舒适”,实则“污染”。四川在线记者 尹鹏 摄

臭氧污染被称为蓝天白云下看不见的污染。那么,臭氧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低浓度的臭氧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高浓度时则呈淡蓝色,且有强烈的特殊气味。但这种情况在日常环境空气中几乎不会见到。”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院大气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俊辉说。

“城市中出现的臭氧是典型的二次空气污染物,并非由工厂、企业等大气污染源直接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介绍,臭氧形成的前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氮氧化物,一个是挥发性有机物。在比较强的光照条件下,二者会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最终形成臭氧。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所工程师李博兰介绍,臭氧的前体物之一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燃烧,另一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则来自更广泛的行业,包括石油化工、医药、化工、家具、汽车修理、印刷等,“因此,臭氧污染也呈现出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何克斌表示,人们可能更熟悉的是大气中距离地面20-25公里的臭氧层,它能阻止高能紫外线到达地面,对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臭氧层又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也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世界各国一直致力于减少氟利昂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以阻止大气臭氧洞的扩大。

然而,臭氧一旦到达距地面约10—100米的近地面层,就会从“地球卫士”变身为“健康杀手”——当臭氧浓度达到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时,其强氧化性会对人体呼吸道,以及眼睛、皮肤造成强烈的刺激,对户外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夏季是臭氧形成的最佳时期,日照强、气温高、云量少、风力弱,可以说是‘原材料’充足。”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凌云阳说,正是因为如此,晴好天气也常常出现臭氧超标现象。日照越强、气温越高,越容易出现臭氧污染。从这个角度看,“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并不等同于“好天气”。

近年来,四川省臭氧污染来得早、来得猛烈。今年以来,四川已多次发布臭氧污染预警,其中一次臭氧污染事件影响了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等14个城市。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臣表示,臭氧已成为四川夏季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特别是成都平原地区。

放眼全国,在近年来PM2.5浓度大幅下降的同时,臭氧浓度并未同步好转,而是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2月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臭氧污染已成为仅次于PM2.5的空气质量重要影响因素,与秋冬季PM2.5污染一起成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两大“拦路虎”。

02

臭氧有哪些危害?

高浓度的臭氧污染会刺激眼、鼻、咽喉等部位,甚至引起乏力、咳嗽、胸闷痛、恶心、头痛、脉搏加速等症状。

氧化净化氮器空气物质含量_空气净化器 氮氧化物_氧化净化氮器空气物质是什么

阳光越强,越容易出现臭氧污染。四川在线记者尹鹏摄

“臭氧浓度超标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首要环境问题,应该引起充分重视。”贺克斌说,近两年,在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各类空气污染物浓度下降的同时,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臭氧浓度反弹。

事实上,臭氧污染形成机理复杂,控制难度大,目前全球范围内臭氧污染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如洛杉矶市已开展臭氧污染治理60多年,但每年仍有数十天出现臭氧污染。

“臭氧的危害与其浓度有关,当空气中臭氧小时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00微克时,就会刺激眼、鼻、咽喉;当臭氧小时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000微克以上时,人体就会出现头痛、呼吸器官局部麻痹等症状。”陈俊辉说,市民长期直接接触高浓度臭氧,容易出现乏力、咳嗽、胸闷疼痛、恶心、头痛、脉搏加速等症状。

“其实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不像PM2.5那么大。”在何克斌看来,臭氧污染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对农作物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研究表明,高浓度的臭氧污染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片膜保护系统、气孔反应和代谢,使植物叶片出现“雀斑”,加速叶片衰老,甚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减产。

03

臭氧对人体健康影响“可防可控”

下午尽量减少外出和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帽子、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品。

“臭氧污染有比较明显的时间规律,不必惧怕‘氧气’。”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臭氧主要出现在气温较高、日照较强的4-9月,清晨浓度较低,随着日照强度逐渐增大,下午2点至5点是一天中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只要大家在气温较高、日照较强的午后尽量减少外出和户外活动,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可以‘防控’的。”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崔留新也有类似观点。在他看来,臭氧没那么可怕。首先,臭氧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速度比较快。另外,臭氧的危害也属于“短期急性刺激作用”,不可能在体内蓄积,也不可能造成慢性持久的损害。“没有必要害怕臭氧污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研究所专家叶丹表示,室外臭氧浓度较高时,应减少外出和户外活动,减少室内通风,有条件的可开启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外出时可佩戴帽子、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应增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建议大家密切关注生态环境部门的空气质量预报,合理安排出行时间。”李博兰提醒,若空气质量预报显示小时臭氧浓度超过200微克/立方米,需避免外出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若小时臭氧浓度低于200微克/立方米,市民可放心出行。

04

怎样防治臭氧污染?

四川对12个重点城市提供臭氧救助援助,今年上半年全省臭氧浓度同比下降12.2%。

为何近年来四川臭氧污染如此严重?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分析称,风场、太阳辐射、温湿度、降水、大气边界层、区域扩散能力等气象因素都是造成臭氧污染的重要原因。同时,四川盆地复杂的地形地貌也增加了治理臭氧污染的难度。

难度大,需早谋划。今年3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2021年臭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各地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协同治理,加强臭氧污染天气应对,减少污染天数,降低污染浓度。

举措还不止于此,今年4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选取成都、德阳、绵阳、资阳、眉山、乐山、内江、自贡、宜宾、泸州、达州、南充等12个臭氧污染严重的重点城市,对涉及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重点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帮扶指导。

帮扶期间,执法人员持续开展暗访督查,及时将问题移送地方整改,对大气环境问题突出、空气质量反弹严重的点进行约谈和问责。仅暗访督查第一周,就有8家涉嫌环境违法的涉事企业被查处。截至目前,执法人员共检查745处点位,推动解决1300余件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帮扶效果,无人机、巡航监测车、红外热像仪、手持快速检测仪等高科技设备也投入使用。“巡航监测车顶部装有探测雷达,相当于‘眼睛’,车内装有电脑,车辆所到之处,能立即获取实时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如果数据异常,我们会进行现场检查,大大提高发现空气相关环境问题的效率。”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已发现高值区176处、高值点101处。

在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方面,四川也继续“加大力度”——在细化减排清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等地臭氧污染观测分析和联席会商,提前对区域臭氧污染过程发布区域预警警报,提前采取区域减排措施,对重点企业实行错峰生产,避免在白天高温时段开展道路沥青摊铺、喷涂、露天焊割等市政工程作业,鼓励错峰加油,增加洒水降温增湿频次等。

此外,四川目前正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项专项整治行动。工业源整治行动主要对工业园区和钢铁水泥、石油化工、喷涂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进行监督检查;扬尘源整治行动主要对土方开挖进行监督检查;移动源整治行动主要针对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严厉查处超标车辆和违法违规检测机构。“上述三项专项整治行动将持续到9月。”凌云阳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臭氧浓度同比下降12.2%,臭氧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防治臭氧污染攻坚战是一场硬仗,一点也不能松懈。”赵乐尘说,四川将继续加强分析研判,对大气环境实行日常分析研判评估,增加会商研判频率,确保年均臭氧浓度达标。

记者:尹鹏

赞赏 您的鼓励使我们更新的动力
全网好价
相关文章
扫一扫 扫一扫,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