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手机版
首页 > 评测 > 个护健康 文章详情

无声世界“活雷锋”巧手修出精彩人生

在柳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宿舍区雷锋市场,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引人关注

无声的世界,“活雷锋”巧耕精彩人生

家电修好后,市民请刘汉平的同事李英飞(左)帮忙用手语表达谢意。记者 廖艳明 摄

广西新闻联播-南国金报记者 廖燕明 孙云飞

磨剪刀、剪菜刀、修理家电……3月2日上午,在柳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宿舍区,已经营业了54年的雷锋市场,如期开放。 当天,近600名“雷锋”志愿者为3000余名市民提供服务。 当天在市场上,记者发现了一位特殊的“雷锋”刘汉平。

手语文字交流

48岁的刘汉平是一名聋哑人。 在寂静的世界里,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他也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回馈社会。

长达两三百米的集市,热闹得就像去年货市场一样。 刘汉平的“摊位”就在市场中间。 他的专长是修理家用电器。

一位老人递给刘汉平一把电风扇。 “它不会旋转。” 老人写下了一些话,告诉刘关于电风扇的问题。 刘小心翼翼的打开,仔细的看了看。 由于来维修的人太多,刘的哥哥当天就来到现场帮他翻译。 他的同事也在现场帮忙解释。

经过一番维修,刘先生发现,为了修理电风扇,他必须更换一个配件,但现场没有。 他用手语告诉弟弟,弟弟让老人等几天配件到齐再帮他安装。

这时,一个女人拿着一个歌舞录影机走了过来。 刘先生一看,连忙帮忙修好。 这位女士连连称赞他,并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受到导师的启发,摆脱孤独

刘汉平一岁左右的时候,因为打针的副作用而失聪,从此进入了寂静的世界。 9岁之前,我比较孤独,只能在家做一些家务。

这时,一位手语老师来到他家,开导他,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并鼓励他:聋哑人也可以学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这位手语老师花了三年时间无偿帮助刘先生,给了他生活的希望。 此后,刘某走出孤独,来到南宁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开朗。

2002年,刘汉平成为柳州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实业公司座垫车间的一名员工。

进入公司时,他一开始只修理缝纫机等简单设备。 后来,他发现车间使用的电动角磨机、电钻等工具经常出现问题。 他喜欢钻研研究。 每当有外面的师傅来修机器时,他就会跟着他,在旁边“偷师傅”,下班回家查问题资料。 久而久之,他掌握了关键技术,当车间设备出现小问题时,他几乎包办了一切。

在家建立一个维修工作室

车间里的机器修得很好,经过一番学习,即使家里的电器坏了,刘汉平也能游刃有余地干活。 邻居、同事知道他手艺好、热心肠,都来找他帮忙解决电器问题。

名声大噪后,刘汉平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家里的工具和零配件也越来越多。 他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的工作。 为此,全家人齐心协力,清理了楼下的柴棚,成立了电器维修工作室。

在维修的时候,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弟弟表示,能够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他很开心。

刘的妻子也是聋哑人,经常去雷锋市场。 当她在家有空闲时间时,她还帮助丈夫志愿服务他人。

他从事志愿维护工作已经16年了。 2014年12月,刘汉平荣获柳州市“首届慈善之星”荣誉称号。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坚持做这份“工作”时,他比划了几个手势,并在纸上写下了“为人民服务”几个字。 1

扫描打开手机当前页面

赞赏 您的鼓励使我们更新的动力
文章力荐商品
猜你喜欢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16 and itemdpid= limit 1
相关文章
扫一扫 扫一扫,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