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手机版
首页 > 评测 > 厨房小电 文章详情

阿里与腾讯决战快消零售,半路杀出一支劲旅

2019年中国快消品行业平稳增长:贝恩公司和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依然高涨。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总额增长4.9%。 其中,进口商品涨幅更大。

稳定的背后是变化。 近两年,阿里巴巴与腾讯在快消品行业争夺霸主地位:阿里巴巴投资了三江购物、联华超市、大润发,而腾讯则聚集了沃尔玛、永辉、步步高等玩家。 然而,2019年快消品行业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苏宁快消的强势崛起。 随着2019年9月27日家乐福中国股权交割手续完成,苏宁快消正在形成强大的全场景布局,与阿里巴巴、腾讯紧密合作。 形成了“三国速杀”,甚至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全场景“合力”出击

苏宁是快速消费品领域的后来者。 五年前,苏宁超市宣布进军快速消费品领域,这是苏宁进军快速消费品领域的起点。 今年2月,苏宁快消集团宣布成立,五年内强大的全场景“合力”正在迅速形成。

苏宁快消整合了苏宁几大业务:苏宁网上超市、苏宁阳光精品超市、苏宁红孩子、苏宁小店,以及正在整合的家乐福。 他们专注于不同的场景和垂直群体,而且都很强大。 堪称最佳。

例如,苏宁红宝贝已在全国开设了170多家门店。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孕妈妈和宝宝提供全渠道、全品类、衣、食、乐、乐购、教学等一站式母婴体验和服务。 全新升级的3.0门店,重构人、货、场。 比如,店内配备了北极星智能摄像头、电子显示屏、有趣的外观测试机等黑科技赋能。 “苏宁邮局”还可提供3公里免费购物。 送货上门服务等都深受妈妈和宝宝的欢迎。

苏宁小店是苏宁快消品的毛细血管,深入城市CBD和社区,为用户带来3公里以内的零售生活。 苏宁智慧零售旗下产品苏宁小店历经迭代,现已升级至3.0阶段: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场景,比如推出就餐区、美食厨房、轻食等特色服务酒吧。

苏宁小卖部也是苏宁小店的一次重要尝试。 与生鲜电商行业简单的店仓一体化、网单前置仓配送、社区团购模式不同,苏宁菜市场以门店作为自提配送中心,节省了成本。 减少运输成本和产品损耗,可以实现更低的菜价,还可以为门店吸引人流,促进门店产品的销售以及餐饮、社区金融、家电清洗、二手房交易等增值服务。 目前,苏宁超市上线半年多,已布局南京、北京、上海三大城市,覆盖350家门店。

收购家乐福中国,极大增强了苏宁快消的全场景实力。 截至9月30日,家乐福超市有210家,家乐福便利店有25家。 目前,苏宁已完成家乐福超市门店的电器开业。 家乐福和苏宁实现了线上线下相互导流。 用户可以在线下家乐福门店购物,也可以足不出户选择到家服务。 送货上门送货。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此前宣布,家乐福中国未来五年将在一三线市场新开300家互联网门店。 苏宁还将帮助家乐福以零售云的形式深入农村市场。 苏宁的快消品网络越来越密。

现在,苏宁快消不仅拥有苏宁网上超市强大的空中力量,还拥有家乐福超市及便利店、阳光超市、苏宁红孩子、苏宁小店等地面部队。 两人携手打造苏宁快消品。 场景合力为用户提供全场景线上线下服务,实现“1小时场景生活圈”。

快速消费品战争的本质

张近东曾说过,“零售的核心能力是商品供应链的整合能力”。 这也得到了供应链管理专家 的高度认可。 他认为,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这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苏宁能够在快速消费品领域追赶的秘诀就在于,全场景合力的背后,有一条不断整合、迭代的强大供应链。 具体来说,供应链能力和物流能力正在成为苏宁快速消费品攻城的重要支撑。

尤其是收购家乐福中国,更是两大供应链的强强联合。 近日,家乐福与苏宁超市联手直购,引发业界关注。 例如,11月30日,今年冬季首批100吨智利车厘子就由家乐福和苏宁超市联合包机直接采购。 这种联合直购不仅可以提高议价能力,让用户获得优惠价格,而且还可以从源头采购到餐桌。 整个过程保证了食品的高品质新鲜。 11月28日,双方还在江西赣州共同采摘了当地农夫山泉17.5°橙100万公斤。

家乐福中国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和仓储能力,拥有8个中心仓库,覆盖全国53个城市。 拥有丰富的生鲜食品、方便品、永久产品的仓储、运输管理经验。 加入苏宁后,家乐福的供应链和物流将能够强化苏宁快消的最后一公里网络,实现最快1公里30分钟的闪电配送。

近一年来,苏宁快消集团的物流整合也加速推进。 以生鲜物流中至关重要的前置仓为例。 苏宁小店前置仓与苏先生、家乐福等门店相互配合,形成星状前置仓网络,保障苏宁“一小时生活圈”。 例如苏先生、苏宁店,半小时可到达3公里范围内。 家乐福未来将推出1000个社区配送中心。 用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的话说,“每一家家乐福店都将是苏宁未来的一个大门面”。 “买一个仓库”。 考虑到家乐福门店往往位于核心商圈,这种前端仓库的赋能价值不可估量。

三奇才之间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由此,快速消费品领域正在形成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三巨头的竞争。

笔者认为,苏宁在快消品领域虽然是后来者,但已经展现出超越的潜力。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因为三者在快消品领域的布局模式不同。

腾讯在零售行业布局的关键词是“连接”,其最强点是“人与人连接”的社交网络带来的流量。 腾讯做零售的核心目的是为零售商赋能流量,从而实现线下场景的流量变现。

阿里巴巴零售布局的关键词是“转型”,就是用新零售方式改造传统零售商,然后融入阿里巴巴经济体,为整个经济做出贡献。

苏宁在快消品行业的布局与腾讯、阿里巴巴不同。 关键词是“整合”。 不仅包括外部整合,如收购家乐福中国; 还有内部整合,比如苏宁超市、苏鲜生、苏宁小店等之间的整合,这种整合比腾讯的“连接”和阿里巴巴的“转型”更深。 在内部,这种整合构建了一个集成且强大的供应链; 对外,建立线上线下衔接、协同空军和陆军的全场景联合部队,为用户提供无缝覆盖、统一体验服务。

更重要的是,苏宁本身在零售行业尤其是线上线下融合方面拥有30多年的丰富经验,是行业中独特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这是阿里巴巴和腾讯无法比拟的。 一位业内人士曾向笔者表示,线上线下融合是零售业演进的必然,但也充满挑战。 阿里巴巴和腾讯不乏陷阱和教训需要弥补。 苏宁,由于在这方面已经打拼多年,已经具备了先发优势。

从财报来看,苏宁快消已成为苏宁重要的增长引擎。 苏宁易购2019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小家电、红孩子母婴及美妆、家居食品、日用品等品类收入同比增长66.96% ,收入占比达到26.88%。 排名第一。

首次参加苏宁双十一的家乐福中国在今年双十一也表现出色,累计销售额达到31.2亿,同比增长43%,新上线的配送中心订单达到2.04份百万。 这表明,拥有一体化供应链加持、融入全场景零售的家乐福中国,正迸发出越来越强的潜力。

随着家乐福中国并入苏宁,内部整合进一步深化,苏宁在快速消费品领域的发力才刚刚开始。 2020年,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之间的三国厮杀将更加精彩。

赞赏 您的鼓励使我们更新的动力
文章力荐商品
猜你喜欢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16 and itemdpid= limit 1
相关文章
扫一扫 扫一扫,看更多